双核SoC架构+场景自适应策略 沧田智能打印机优化控制专利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双核SoC架构+场景自适应策略 沧田智能打印机优化控制专利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浙江沧田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打印机的优化控制方法及优化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9937951A),该技术通过多核系统级芯片(SoC)架构与场景自适应策略,显著提升了打印机的运行效率与输出质量,标志着其在智能打印控制领域的技术突破。

该专利的核心创新点在于采用ARM11与CORTEX M3双核异构架构的多核SoC,将上层数据处理与底层硬件控制解耦。其中,ARM11负责图像解析、任务调度等复杂算法处理,而CORTEX M3则专注执行高实时性操作,包括定影温度控制、马达驱动及激光调制等精密动作。这种分工模式不仅降低了系统延迟,还通过动态感知打印场景(如文档类型、介质特性、环境温湿度等),实时优化控制参数。例如,在高速连续打印场景下,系统可自动调整走纸机构加速度曲线以减少机械振动;在照片打印时则精细化调控激光功率与显影电压,确保色彩层次过渡平滑。

值得注意的是,沧田智能在打印机结构设计领域已形成技术矩阵。此前,该公司曾推出大容量纸仓结构专利(CN208948439U),通过丝杆升降机构与位移传感器实现纸张容量动态监测,单仓可容纳八包打印纸;另有激光打印机硒鼓把手外观专利(CN201830584290.8)优化了用户更换耗材的便捷性。此次控制系统的升级,进一步从底层架构打通了硬件执行与软件决策的协同链路,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为行业提供了多场景自适应打印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该技术直击传统打印机控制系统的两大痛点:一是固定控制策略难以匹配多样化应用场景,二是数据处理与机械控制的资源竞争导致的性能瓶颈。沧田智能通过异构计算资源分配,将打印速度平均提升约18%,同时将定影不均匀导致的卡纸率降低至0.3%以下。这一进展不仅适用于办公场景,更能满足工业标签打印、可变数据印刷等专业领域对高吞吐量与稳定性的严苛需求。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沧田智能已积累32项专利与27项软件著作权,其技术路线凸显“硬件模块化+控制智能化”的双轮驱动策略。此次专利的落地,或将成为国产打印机厂商突破海外品牌技术壁垒的关键支点,尤其在政企采购市场,其参与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印机集采项目的成功经验(2024年中标A3/A4系列产品),为技术商业化提供了规模化验证场景。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此类具备场景感知能力的智能打印系统,有望在智慧办公、智能制造等领域开辟新的增长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 14:4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