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Wolfspeed计划申请破产,股价暴跌57%

突发!Wolfspeed计划申请破产,股价暴跌57%

近日,半导体行业突发重磅消息:全球碳化硅(SiC)芯片龙头Wolfspeed被曝因债务问题濒临破产,计划数周内申请美国《破产法》第11章保护。尽管公司尚未官方回应,但消息已引发市场震动——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超57%,创历史新低。这家曾被视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革命领头羊”的企业,为何突然走到悬崖边缘?

Wolfspeed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最早研发碳化硅技术的企业之一。与传统硅基芯片相比,碳化硅材料具有耐高压、耐高温、低能耗等优势,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光伏逆变器、5G基站等领域。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就由Wolfspeed供应,助力其续航能力提升。

过去十年,随着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Wolfspeed一度风光无限。2021年,公司斥资扩建美国最大8英寸碳化硅晶圆厂,并押注未来十年碳化硅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扩张。然而,激进扩张背后,债务如滚雪球般攀升。截至2023年底,其长期负债已达23亿美元,而同期营收仅7.8亿美元,现金流几近枯竭。

现在从行业的情况来看,Wolfspeed是被淘掉的选择,其实混乱已经不止今天了,整个行业的矛盾都非常显著。

电动车长期被看好,但短期需求因全球经济放缓、补贴退坡而遇冷。Wolfspeed最大客户之一——欧洲车企的订单量骤减,导致其产能利用率不足50%。

而所谓的关税政策则持续加剧了业内的不确定性。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以及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打乱了全球供应链节奏。Wolfspeed部分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商,成本压力激增。

同时,氮化镓(GaN)等新兴材料崛起,分流了部分碳化硅市场份额。部分车企开始转向成本更低的硅基芯片方案,进一步挤压Wolfspeed的利润空间。

Wolfspeed的危机并非孤例,过去两年,多家碳化硅初创企业因融资困难、良率低下倒闭。

“碳化硅市场正在经历硅基芯片走过的老路——从技术垄断到血腥红海。”某半导体从业者警告,未来几年,80%的碳化硅初创企业可能被淘汰。

碳化硅市场的技术门槛是比较高的。8英寸晶圆良率普遍低于50%,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这个是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而且,碳化硅的应用场景十分单一,超70%需求依赖电动车,非常易受单一行业的波动影响。从全球产能来看,规划中的碳化硅产能已经超实际需求的多倍,这是明眼可见的隐忧,未来甚至极可能爆发价格战。

不过,长期来看,碳化硅在快充、航空等领域的潜力仍被看好。Wolfspeed若能通过破产重组削减债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大概仍有机会翻身。

为何这样说?实际上,。Wolfspeed的破产保护≠倒闭,而是通过法律程序重组债务。消息称,Wolfspeed正与债权人谈判,计划将债务转换为股权,并关闭部分亏损工厂。若成功,其股价可能触底反弹;若失败,或将被竞争对手收购。

对行业而言,Wolfspeed的危机可能加速市场整合,行业洗牌在即似乎就在近期。头部厂商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或趁机收购专利技术,而中小企业则需警惕资金链风险。对于消费者呢,短期内碳化硅芯片价格可能波动,但拉长看,技术迭代仍是大势所趋。

Wolfspeed现在的惨淡,是半导体行业“高杠杆扩张”与“市场周期”碰撞的缩影。碳化硅的未来,或许需要更多车企、材料商、政策方的协同,才能从“烧钱游戏”走向可持续增长。

无论结局如何,这场危机都已经为众多半导体行业敲响警钟了。在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的双重风暴中,曾经的“护城河”就可能瞬间变成“沼泽地”。

至于对Wolfspeed而言,能否在华尔街的资本绞杀与中国厂商的围猎中突围,将决定其能否续写碳化硅传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 芯片及半导体

    荷兰半导体巨头牵手零跑,在华设6大研发中心

    32度域报道/ 7月2日,全球知名车规芯片供应商恩智浦在大连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活动。围绕“本土化创新”与“智能化技术落地”两大核心主题,恩智浦正式对外公布了其在华战略升级及汽车电子领域的最新布局,展示了其深耕中国市场、加速智能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恩智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的飞利浦半导体部门,2006年从飞利浦分拆独立,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自198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恩智浦便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同成长,见证了行业的每一次飞跃。如今,中国已成为恩智浦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占据了其三分之一的销售额。

    “以前,海外企业往往将中国视为方案发布的场地,方案和车型与欧美市场存在明显的时间差。”恩智浦半导体全球市场与销售副总裁、大中华区汽车电子总经理刘芳在开放日上表示,“但疫情之后,海外主机厂、方案商及生态环境开始更加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中国的快速变化、弹性、开放与包容、创新以及大胆尝试,已经让全世界震惊。”

    面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恩智浦如何快速应对客户需求?答案是“更深入地推进本土化”。今年1月1日,恩智浦对中国区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成立了中国事业部,进一步整合了本地销售、研发、运营、质量、技术支持等部门,旨在以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产品力服务中国客户。

    目前,恩智浦在中国拥有6000名员工、1600名工程师、6个研发中心,并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其全球最大的后端装配和测试工厂也设立在中国,充分体现了恩智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截至目前,恩智浦中国工程团队已完成200多种产品的定义、设计与开发,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为恩智浦贡献了约18%的营收。

    “中国市场不仅是一个有长足进展的市场,更代表了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补充道,“中国工业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汽车市场更是达到10%以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很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在大连的媒体开放日上,恩智浦还与多位合作伙伴正式宣布了合作项目。例如,与零跑汽车共同宣布,零跑汽车全新的LEAP 3.5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中采用恩智浦S32K388,以进一步升级其中央域控集成;与深蓝汽车续签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与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并设立联合创新实验室等。

    恩智浦官方披露,当前其已服务中国超过6000家的客户、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恩智浦如何保证一款产品适配多家企业,并快速应对中国客户的需求?

    在恩智浦的产品定义中,“可扩展性”和“成本低”是两大核心特性。去年发布的软件定义平台CoreRide便是典型案例。CoreRide是恩智浦为推动规模化创新而设计的平台软件,以恩智浦的硬件为基础,添加软件和中间件,提供经过完整系统级验证的软件解决方案。

    “因为每家企业的需求不同,就不会有一刀切一体适用的统一方案。”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高级模拟与汽车嵌入式系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表示,“我们需要一个可扩展的硬件平台来兼容不同的车型,并在硬件平台上叠加软件,以适用到不同的车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去定义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除了CoreRide平台,恩智浦还带来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核心芯片与平台技术方面,S32R47雷达处理器支持3倍天线处理能力,为L4级自动驾驶提供硬件基础;Ranger 5 UWB凭借可扩展硅设计适配车钥匙、无感进入等多场景应用;eIQ工具包针对边缘计算优化AI模型,搭配S32系列高能效NPU实现实时处理;TTTech Auto MotionWise作为安全关键中间件,实现软件架构可扩展性。

    这些技术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快速迭代、成本敏感、AI集成需求迫切”的特点,也展示了恩智浦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

    今年6月,恩智浦完成了对TTTech Auto的收购,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软件领域的能力。TTTech Auto是CoreRide平台的早期软件合作伙伴,提供中间件解决方案,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具有专长。

    “TTTech Auto对于我们的硬件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Jens Hinrichsen表示,“我们会把TTTech Auto作为恩智浦公司中的一个独立部门运营,其软件既可以和恩智浦的硬件集成,也可以和非恩智浦的硬件集成。同时,我们也会和更多的软件伙伴合作,围绕着TTTech Auto的软件来优化我们的硬件。”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恩智浦如何深化本地制造与研发合作?Jens Hinrichsen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本土化制造。在天津,我们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封测工厂,是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对于晶圆,我们会和晶圆代工厂合作,包括台积电南京厂和中芯国际等。”

    同时,恩智浦也在不断扩大本土研发中心的规模,提供应用的支持、质量方面的支持、客户的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我们在中国有庞大的工程和销售团队,中国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方式当中。”Jens Hinrichsen表示,“随着中国事业部的成立,我们将为中国的本土团队更多的赋能,让他们能够像中国的本地公司一样快速敏捷地进行创新。”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Jens Hinrichsen透露了恩智浦在晶圆制造方面的战略调整:“整合8英寸晶圆厂的决定是恩智浦混合制造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还包括在先进和传统制程节点上投资12英寸晶圆厂。这是半导体行业非常自然的演进和变化,因为我们要追求规模经济。”

    对于功能安全领域的新趋势,Jens Hinrichsen也表达了乐观态度:“功能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国,我看到一种非常聪明的功能安全定义方式,即根据用例的不同在系统层面或应用层面进行定义。这样可以节省硬件开发的时间,并快速实施最高级别的功能安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2025年7月8日
    0440
  • 芯片及半导体

    龙芯中科发布新一代服务器芯片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龙芯3C6000系列芯片采用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不需要国外授权,综合性能达到2023年市场主流产品水平。龙芯中科还基于3C6000芯片形成高性能自主服务器解决方案,可满足通算、智算、存储、工控、工作站等多场景的计算需求。

    此次发布的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面向终端和工控应用,同样采用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至此,龙芯形成了桌面、服务器和终端三条线路产品的完整系列,能够为不同领域提供高性能及高性价比的CPU(中央处理器)芯片产品。

    来源:人民日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2025年7月1日
    02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