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曾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崛起,如今却遭遇重大挑战,而这一阻碍并非源于技术瓶颈或市场需求不足,而是美国与中国之间愈演愈烈的贸易争端所致。
华盛顿方面针对芯片行业巨头——特别是其人工智能(AI)处理器(如H20型号)——出台的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已在半导体领域掀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市场对英伟达财务表现、行业竞争力以及投资者回报前景的广泛担忧。
这场科技领域的新冷战浪潮,还推动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而中国台湾地区在这一动态平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面对出口管制新规,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期意外现身北京。据悉,黄仁勋今日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之邀抵京,该机构系国家层面支持中国出口企业的官方代表组织。
黄仁勋公开表示,英伟达将“全力以赴”调整产品策略以符合监管框架,并“矢志不渝”地深耕中国市场,此举也有暗示公司将为中国客户量身打造新型专用芯片解决方案的意味。
1.美出口管制新规影响
美国政府近期作出的决定,要求出口英伟达H20 AI芯片至中国需获得特别许可证,这一举措带来的影响迅速且显著,犹如在半导体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英伟达自身公开披露,预计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将因受影响芯片的库存积压、采购承诺履行困难以及相关服务受阻等问题,计提高达55亿美元的费用。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强烈震荡,英伟达股票遭遇大幅抛售。开盘之初,股价便下跌超过6%,最终收盘时跌幅接近7%。《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评论员Dan Gallagher一针见血地指出,禁止H20芯片销售“无疑是对公司持续超越华尔街高预期能力的一次重大质疑”。
不过,这场风暴的波及的远不止于英伟达。AMD同样受到严重影响,称由于其MI308产品也受到出口管制扩大的波及,可能面临高达8亿美元的潜在财务指控。AMD的股价也未能幸免,大幅下跌7.35%,这进一步凸显了华盛顿对向中国转让技术日益严格立场的广泛影响。这些限制措施被视为美国半导体海外销售的“第一项重大限制”,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咋舌。
从行业层面来看,这一出口管制新规无疑是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一次重大冲击。它不仅扰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财务规划,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于依赖中国市场的芯片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迫使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市场战略。
长远来看,这一举措也可能对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基石,其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对于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与繁荣之路上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2.竞争格局重构之下
在人工智能芯片竞争市场格局下,英伟达多年来可谓是稳坐头把交椅,其芯片产品凭借卓越性能,在AI系统芯片领域占据着难以撼动的主导地位。即便此前推出的性能相对较低的芯片,旨在契合先前的出口管制规定,也在中国蓬勃发展的AI领域中备受青睐,需求持续旺盛。
然而,风云突变,新的许可要求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实际上禁止了这些处理器的销售。这一变故,让字节跳动、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内,积极寻找本土替代品。晨星分析师Brian Colello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对英伟达的贡献份额已经从20%急剧下降到大约10%,我们如今预计这一比例将无限趋近于零,并且短期内看不到扭转的迹象。”
这一局面,为中芯国际、地平线科技和海光信息科技等中国芯片制造商开启了一扇前所未有的机会之窗。随着国内需求逐步转向不受美国出口管制限制的本土供应商,这些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些中国芯片制造商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实现快速增长。
以H20芯片为例,广州咨询公司调元的主任高成飞表示:“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卓越的能源效率优势,H20芯片已成为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的关键硬件。”然而,受新规影响,中国公司无法获取这项技术,这无疑会“延迟模型训练进度并影响产品迭代的速度”。但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一困境反而激发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
面对这一局面,全球创新政策副总裁、ITIF的EE Times有着独到见解:“美国寻求阻止先进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流向中国,这一初衷无可厚非,但禁止英伟达合规的H20芯片出口显然有些矫枉过正。”他认为,切断市场准入不仅削弱了美国自身的竞争力,还给了中国更多自主研发芯片的动力和理由。“如果美国的公司无法进入全球市场,美国将难以实现或保持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事实上,这一变化正在重塑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巨头需要重新审视其市场战略,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中国芯片产业则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未来,全球芯片市场将更加多元化、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英伟达5000亿美元“豪赌”
现在的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多端,贸易紧张不断加剧,进一步限制的风险如阴云般笼罩而来。这样的背景下,早段时间,英伟达做出了一个震撼业界的重大决策——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本土制造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细看来,英伟达的这一“宏伟”计划并非孤立行动,而是涉及与台积电、富士康和广达等台湾科技巨头的深度合作。多方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的制造项目。
这一举措不仅与美国政府推动国内制造的战略意图高度契合,更被视为可能减轻未来关税影响的有效策略。特朗普政府迅速对此公告表示赞赏,将其誉为“特朗普效应的体现”,足见其意义之重大。
然而,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并非英伟达的直接资本投资,而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预计产生的价值。这一微妙区别引起了分析师们的广泛质疑和深入思考。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一数字“可能是过度夸张”,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信号。英伟达是否在通过这一数字向市场传递某种信息,或是为未来的战略布局埋下伏笔,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詹森·黄对这一举措充满信心,他表示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满足对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日益增长的惊人需求,加强我们的供应链并提升我们的韧性”。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计算设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英伟达此举无疑是在抢占市场先机,巩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美国本土制造的经济环境与台湾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会在未来对公司的利润率产生深远影响。
在美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税收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制造成本上升。而台湾地区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生产。
英伟达在美国本土制造超级计算机,将不得不面对这些挑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英伟达的这一战略决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它将加剧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促使其他企业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和布局。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发国际经贸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英伟达的5000亿美元“豪赌”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战略抉择。它既展现了英伟达对未来市场的坚定信心和远见卓识,也暴露了其在应对复杂国际经贸环境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至于英伟达能否在这场“豪赌”中赢得最终胜利,将取决于其如何平衡机遇与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4.科技竞争的涟漪效应
美国与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科技战争,其连锁反应犹如涟漪一般,远远超出了英伟达和AMD这两家芯片巨头的范畴,在更广泛的市场范围内引发了动荡。
荷兰公司ASML,作为全球光刻机领域的领军者,其股票在报告低于预期的订单后应声下跌。光刻机作为先进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其订单量的波动无疑牵动着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神经。ASML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福凯直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增加了不确定性”,使得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与此同时,亚洲股市,尤其是台湾和香港的股市,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出现下跌态势。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科技供应链更广泛影响的担忧。科技供应链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而此次科技战争无疑给这一供应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贸易失衡并非美国采取限制措施的唯一动因。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迅猛发展,如DeepSeek的崛起,已经“震动了华盛顿”,并引发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深切忧虑。DeepSeek声称其训练高级AI系统所需的成本仅为美国同类系统的很小一部分,这一事实无疑挑战了美国芯片优势保证AI领导地位的传统观念。这也导致了对英伟达向中国销售芯片的审查日益严格,甚至引发了一次国会调查,旨在查明英伟达是否知晓并向DeepSeek提供了关键技术。正如众议院中国共产党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伦纳尔代表所指出的,DeepSeek使用英伟达的芯片可能被视为“国家安全失职”,这一指控无疑给英伟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当前的不确定性,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制造商的股东面临着风险与潜在回报的双重考验。出口限制带来的直接财务打击是不可忽视的,而向美国制造转移相关的成本增加,可能会对未来的盈利能力造成持续压力。此外,未来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市场上不断变化的竞争动态,都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
虽是如此,但许多华尔街分析师对英伟达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英伟达在非中国地区的AI计算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以及AI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些人甚至将最近的下跌视为一个“买入机会”,期待英伟达能够在逆境中崛起。事实上,近来英伟达的股票有上涨的趋势,这或许正是市场对其未来前景的一种乐观预期。
但英伟达能否在未来继续保持其技术优势,应对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管理美国扩张的成本,都将是决定其股东回报的关键因素。
美国与中国的科技战争已经将英伟达置于一场高风险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剧中的中心,黄仁勋来中国寻求机会,其实是必然的选择,一者是市场推动,二者是全球大势所趋,所以哪怕最终的结局仍然充满未知,黄仁勋依然无法忽视中国所带来的“世界级”变化。
审校 | 童任
配图/封面来源 | 网络
编辑/出品 | 东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