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学习+实地调研,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

集体学习+实地调研,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

4月29日上午,阳光洒落在上海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这里洋溢着科技创新的蓬勃气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此处,通过视频短片深入了解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认真察看重点孵化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并仔细听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经营介绍,为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考察并非孤立之举。就在几天前的4月25日,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这一关键主题。从理论学习到实地调研,紧密的行程安排凸显出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以及推动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性紧迫性。

“模速空间”作为上海市精心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培育未来产业的重任。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总书记此次来到这个刚成立一年多的创新生态社区,目光所及之处,是一个正在拔节生长的未来产业,其指向清晰而坚定。

人工智能,无疑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成为极其重要的抓手和着力点。

抢抓这一历史性机遇,离不开前瞻性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早在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就敏锐地指出“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强调“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2018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总书记以“头雁”效应为喻,明确“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战略与规划相互衔接、压茬推进,彰显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2016年,“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列为科技前沿攻关的七大领域之一。在几天前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此次考察,总书记来到国内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上海,强调上海要“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

从宏观战略到具体实践,从会场研讨到实地调研,总书记的战略思考贯穿始终。“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总书记作出这一重大判断。走进“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未来产业的朝气扑面而来。揭牌一年多来,这里已入驻企业100余家,涵盖底层技术、应用研发、场景设计、算力支持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紧密协作生态体系,这正是产业蓬勃向上的生动写照。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斐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小巨人”企业,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今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亮点频出,从DeepSeek的惊艳亮相,到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头雁”效应得到有效发挥。然而,一场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人工智能革命近在眼前,不进则退,慢亦是退。在加速发展的征程中,唯有将关键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占据主动,不受制于人。

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凸显了坚持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产业向新,创新的路径也在向新。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人工智能领域,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快速突破,协同创新、合力攻关成为必然选择。“模速空间”便是一个生动的范例,这里既能实现与大院大所、算力平台的深度链接,又有研发团队和应用企业的积极参与,各方互相合作、共享资源,极大缩短了技术研发和转化周期。总书记提出“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科技快速发展,应用导向愈发关键。只有突出应用导向,才能构建从需求到技术的正循环,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2018年10月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就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做好“人工智能 +”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战略命题。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此次总书记考察的“模速空间”中,一个个代表性人工智能产品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智能自主实验平台,机器人在做实验过程中自动收集数据,助力医药研发效率提升;拥有AI“大脑”的机械臂,自主学习复杂操作技能,实现生产线作业的精密化和个性化;得益于AI视觉和具身智能大模型,垃圾分拣机器人精准识别、分类垃圾,为低碳生活贡献力量。这些产品展现出人工智能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

“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实地调研,总书记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作出一系列部署,揭示了这一“战略性技术”与千行百业相融互促之道。

科技浪潮迭起,未来产业承载着产业的未来,更蕴含着发展的未来。正如总书记所说,“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紧紧把握技术大势、时代潮流,让人工智能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必将激发产业进阶、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引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迈向新的高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0日 10:09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14:0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