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芯片与超算两大巨头合并

首单!芯片与超算两大巨头合并

5月25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688041.SH)与沪主板上市公司中科曙光(603019.SH)双双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计划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自5月26日起,两家公司的A股股票正式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的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诞生,更在资本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关于产业整合与企业发展的热烈讨论。

重组方案多方审议

公告明确指出,截至目前,本次重组的具体方案将以双方进一步签署的交易文件为准。而此次重组及正式交易文件,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这意味着,这一重大交易还需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程序和审批流程,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产业协同潜力已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最新市值达到906亿元。而海光信息则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位置,最新市值高达3164亿元。

此次整合将实现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全方位产业布局优化。通过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源,有望全面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在当前全球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重构期的背景下,这样的整合无疑符合全球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大趋势,有望推动相关企业快速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股权结构上,海光信息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而中科曙光是其第一大股东。截至一季度末,中科曙光持股6.5亿股,持股比例为27.96%。中科曙光控股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6.36%,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样的股权结构也为本次重组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可能性。

并购重组市场热度飙升

吸收合并作为本轮并购重组政策重点鼓励的方向之一,新“国九条”率先提出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

随后,“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并购六条”则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并完善股份锁定期等政策规定,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上下游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5月16日,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并正式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作为适用情形之一。这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发力,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各方的交易活力,使得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据统计,“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已新发布并购交易102单,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超过260亿元。今年以来,科创板新增披露40单并购交易,其中14单为发行股份或可转债购买资产,5单为现金重大重组。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推出的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已远远超过2019至2023年5年的单数总和。这一数据充分表明,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市场对于并购重组的热情空前高涨。

在前期已披露方案的公司中,近期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芯联集成(688469.SH)收购芯联越州已完成审核问询回复;思林杰(688115.SH)收购科凯电子、嘉必优(688089.SH)收购欧易生物、华海诚科(688535.SH)收购衡所华威、希荻微(688173.SH)收购诚芯微的审核问询已发出;长盈通(688143.SH)收购生一升光电已获审核受理。此外,禾信仪器(688622.SH)收购量羲技术、晶丰明源(688368.SH)收购易冲科技已通过股东大会待申报;沪硅产业(688126.SH)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3家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已发布交易草案。这些积极进展不仅为市场注入了信心,也为后续的并购重组交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上一篇 2025年5月26日 09:13
下一篇 2025年5月26日 10: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