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预测先进芯片产能增长

SEMI预测先进芯片产能增长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发布的《300毫米晶圆厂展望报告》揭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显著变革。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先进芯片制造产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周期,这一趋势不仅重塑着产业格局,更预示着技术创新的新纪元。

产能扩张的核心集中在7纳米及以下制程节点。SEMI数据显示,这类先进工艺产能将从2024年的每月85万片晶圆激增至2028年的140万片,增幅达69%,其复合年增长率14%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这种指数级增长背后,是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井喷式发展。生成式AI对算力的渴求推动训练芯片持续升级,而AI推理功能向智能手机、智能助手等终端设备的渗透,则催生了海量高性能芯片需求。

技术演进呈现清晰的迭代路径。2纳米制程的商业化进程显著加速,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紧随其后的1.4纳米技术也将于2028年进入市场。这种技术跃迁直接反映在产能部署上:2纳米及以下制程的晶圆产能将从2025年的不足20万片/月,三年内实现翻番增长至50万片/月。这种产能跃升不仅满足现有AI计算需求,更为未来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芯片等前沿领域奠定基础。

区域布局呈现多元化特征。中国大陆正以惊人速度扩张产能,预计2025年将占据全球芯片产能的三分之一,成为驱动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美洲、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不甘落后,纷纷启动晶圆厂建设计划。这种全球布局既分散了地缘政治风险,也促进了技术交流与产业链协同。

资本支出数据印证着产业热度。先进制程设备投资将从2024年的260亿美元飙升至2028年的500亿美元,增幅达9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设备投资更将实现120%的增长,从190亿美元增至430亿美元。这种资本密集型投入,反映出行业对维持技术领先优势的坚定决心。

应用场景拓展持续创造新需求。除了数据中心等传统领域,AI正在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渗透。这些应用对低功耗、高算力芯片的需求,将进一步刺激先进制程产能扩张。以VR设备为例,其所需的实时渲染和空间计算能力,直接推动着芯片制程向更小线宽演进。

这场产能革命也带来深层思考。技术迭代加速要求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而资本密集投入则考验着产业链的资金运作效率。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先进制程产能突破百万片/月量级后,如何平衡技术领先性与商业化可行性,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SEMI的预测不仅勾勒出产业蓝图,更揭示了半导体行业正在进入由AI驱动的新发展周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