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original-tag">原创</span>AMD拿下OpenAI世纪订单

原创AMD拿下OpenAI世纪订单

近日,半导体行业迎来了一枚重磅炸弹:AMD与OpenAI宣布达成一项历时多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创新,堪称史无前例。

根据协议,OpenAI将在未来五年内向AMD采购总值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的GPU,并有机会以极低价格获得AMD约10%的股权。

这一合作不仅将重塑AI算力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以其独特的“股权绑定+产能锁定”模式,为科技巨头间的战略合作树立了新的范式。

外行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笔普通的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易罢了……

但如果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何尝不是一次双向奔赴。

AMD获得的不仅是千亿美元的订单保障,更是来自AI领域最具影响力公司的技术背书与战略投资;OpenAI得到的也不仅仅是芯片供应,而是对其未来算力需求的前瞻性布局与深度供应链保障。

这种将客户变为股东、将订单转化为战略联盟的做法,超越了传统的买卖关系,开创了科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新模式。

值得研究的是交易中的认股权证安排。

AMD向OpenAI发行了以每股0.01美元购买1.6亿股的期权,这个象征性的价格实则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双方的命运已经深度绑定。

只有当AMD的GPU部署达到特定里程碑,且公司股价因合作成功而上涨时,这些期权才能真正兑现价值。这种设计巧妙地将OpenAI的利益与AMD的长期发展挂钩,确保双方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正如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所言,这种安排“非常创新”,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AMD拿下OpenAI世纪订单

哪怕是从产业竞争格局来看,这笔交易无疑也是标志着AI算力市场正式从英伟达一家独大进入双雄争霸的时代。

长期以来,英伟达凭借其完整的软硬件生态在AI训练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CUDA平台构建的护城河让竞争对手难以逾越。但AMD通过这几代的GPU迭代,正在逐步缩小这一差距。

从MI300X到MI350X,再到即将面世的MI450系列,AMD不仅在硬件性能上迎头赶上,更在软件生态上持续投入。

SemiAnalysis分析师指出的AMD芯片在特定工作负载下已展现出更高的性价比,这肯定会吸引那些对算力成本日益敏感的大型AI公司。

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对算力的渴求已变得近乎贪婪。

Sam Altman那句“很难夸大获得足够计算能力的难度”道出了所有AI公司的心声。在英伟达GPU长期供不应求的背景下,确保第二个稳定可靠的算力来源已成为AI公司的战略必需。

OpenAI此举不仅是为自身买了一份“保险”,更是在推动整个行业打破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这笔交易对AMD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回顾历史,AMD曾在多个市场实现后来居上:在CPU领域通过Zen架构成功逆袭英特尔,在显卡市场凭借RDNA架构与英伟达分庭抗礼。

如今,在价值最高的AI计算市场,AMD似乎正在复制这一成功路径。与OpenAI的合作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营收增长预期,更重要的是确立了AMD作为AI算力核心供应商的行业地位。这种“灯塔客户”效应将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很可能引发其他云厂商和AI公司的跟随效应。

即使仅仅从财务上去分析,这笔交易都必将极大改善AMD的营收结构和盈利能力。

2024年AMD的AI相关收入为50亿美元,而英伟达同期数据中心收入高达1022亿美元。OpenAI的千亿订单将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兑现,这意味着AMD的AI业务有望实现数倍增长。

更重要的是,与OpenAI的深度绑定将使AMD更早地了解前沿AI工作负载的需求,从而在产品设计上更具针对性,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我们也要知道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算AMD奋力去做,但要真正挑战英伟达的霸主地位仍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软件生态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英伟达的CUDA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构建起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应用生态,这是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AMD的ROCm平台虽然进步显著,但在易用性和生态完整性上仍有差距。与OpenAI的合作将为AMD提供宝贵的应用反馈,加速其软件生态的成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AI工作负载的演变。

目前行业焦点仍集中在模型训练上,这正是英伟达的传统优势领域。

但随着大模型逐渐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推理工作负载的比重将显著提升。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指出,未来两到三年内,AI推理将成为主要工作负载。

这为AMD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因为推理任务通常对成本更为敏感,AMD的性价比优势可能得到更好发挥。

整个市场的趋势发展大概相对明朗,这场交易的最大赢家之一可能是台积电。

无论是AMD还是英伟达,都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工艺生产高端芯片。算力军备竞赛愈激烈,台积电的订单就愈饱满。这种格局让我们看到,在AI时代的价值链中,芯片制造环节依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

AMD与OpenAI的这次合作很可能成为AI算力市场发展的分水岭。

它标志着AI产业从粗放式的算力堆砌进入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阶段,从对单一技术的依赖转向多元化的生态布局。

对于整个科技行业而言,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可能会被更多公司效仿,从而重塑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方式。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AI时代,算力已成为驱动进步的核心资源。

AMD与OpenAI不仅改变了两家公司的命运,更可能加速整个AI产业的发展进程。当算力的供应变得更加多元和可持续,当创新不再受限于芯片的短缺,我们有望见证更多突破性AI应用的诞生。

这或许正是这场交易最深远的意义所在——它不只是商业世界的又一笔大单,更是通向更智能未来的重要基石。

在这个行业里,我们见证过太多“颠覆性”的合作最终黯然收场,但这次不同。

AMD与OpenAI的合作建立在坚实的供需互补基础上,配以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其成功概率远高于一般的产业联盟。

在AI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沃土上,算力的民主化将是下一个重大叙事,而这次合作正是这一叙事的重要开篇。未来几年,我们很可能看到更多类似的深度绑定在AI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现,一个更加多元、健康、可持续的AI生态正在形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