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日起,由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落地。
新规明确了两类“身份标记”:显式标识——用户一眼能看到的文字、水印或角标;隐式标识——写入文件元数据、肉眼不可见的数字水印。所有通过AI技术生成的文本、音频、视频乃至虚拟场景,在对外发布前都必须完成上述标记。平台方成为第一责任人:内容上架前需核验标识,发现“裸奔”或疑似AI合成却无标记的内容,必须追加风险提示,必要时直接下架。
同日,抖音,快手,DeepSeek等平台宣布已在平台中为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以防止公众因AI生成内容而产生混淆或误解。(第一财经)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