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组天算星座

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组天算星座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三体计算星座”首组1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此次发射由成都高新区企业国星宇航联合之江实验室主导完成,实现了从“天感地算”到“天感天算”的技术跨越,为人工智能在太空的深度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任务代号“021”,寓意“从0到1”的突破。12颗计算卫星搭载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平台及之江实验室研制的星载智能计算机,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间激光通信速率达100Gbps,星座整体算力达5POPS(每秒千万亿次运算),可实时处理L0-L4级卫星数据,大幅降低数据传输延迟与成本。卫星还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支持天文观测、遥感数据处理等任务,并通过激光通信实现异轨卫星协同,识别伽马射线暴等天象的准确率达99%。

传统卫星需将数据传回地面处理,效率不足10%且时效性差。而“三体计算星座”通过星间组网与分布式算力调度,可自主完成数据清洗、分析及决策,推动应急安全、低空经济、数字孪生等领域的实时应用。例如,其“灵境引擎”可生成三维地理模型,为灾害预警、文旅开发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指出,此举将破解巨型星座数据处理的全球性难题,提升卫星自主决策能力。

该星座计划于2027年扩展至100颗卫星,最终建成千星规模,总算力达1000POPS,成为覆盖全球的“天基算力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强调,此举不仅突破人工智能的太空算力瓶颈,更将推动空天产业变革,“让普通民众也能便捷使用卫星服务”。

随着太空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AI航天的融合将催生新业态,从卫星数字孪生到深空探测自主化,中国正以“天数天算”重塑太空科技竞争格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4日 20:16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15:4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