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 3D 打印机:新科技赛道的潜力股?

消费级 3D 打印机:新科技赛道的潜力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新的科技赛道不断涌现,而消费级 3D 打印机正逐渐展现出成为新热门科技赛道的潜力。
从市场数据来看,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我国 3D 打印设备产量同比激增 40%。2024 年我国 3D 打印机出口量达 377.8 万台,出口额突破 81.6 亿元。全球范围内,2024 年全球入门级市场出货量增长 26%,其中 96% 的供给来自中国厂商。数据机构 KBV Research 的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机市场规模达到 25.03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 7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9.2%。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消费级 3D 打印机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技术的革新是推动消费级 3D 打印机走向新科技赛道的重要力量。早期的 3D 打印机存在诸多问题,如价格高昂、使用门槛高、打印速度慢且品质不理想等。但近年来,情况有了极大改善。以拓竹科技为例,其推出的 Bambu Lab X1 系列高速多色 3D 打印机,将消费级产品的水平拉到接近工业级。该系列打印机能以 1000mm/s 速度输出定制潮鞋配件,还通过自动调平系统将误差控制在 0.05mm 内,耗材兼容性扩展至 13 种材料,极大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同时,AI 技术的融入为 3D 打印机带来了新的活力。在 3D 模型设计与生成处理、用户体验优化、打印路径规划与质量监控校准等方面,AI 技术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 AI 建模,用户只需简单的文本提示即可生成可打印模型,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
消费级 3D 打印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在 C 端市场,它已成为文创潮玩、个性化制造的新宠。人们可以用它打印出独一无二的手办、饰品、家居用品等,满足对独特性和个性化的追求。像小米发售的仅 1999 元的入门级产品,进一步推动了 3D 打印机进入普通家庭。在 B 端,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利用 3D 打印机进行产品原型制作、小批量生产等,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在教育领域,3D 打印机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
产业链的完善也为消费级 3D 打印机成为新科技赛道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整机设备方面,越来越多的品牌涌现,如拓竹、创想三维、纵横立方等,市场竞争激烈,推动产品不断优化升级。同时,相关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成本逐渐降低。耗材方面,种类日益丰富,价格也逐渐亲民。聚乳酸(PLA)等常见耗材价格已降至大众消费级别可承受的范围,国内聚乳酸领域的头部企业海正生材 2024 年度 3D 打印耗材领域较 2023 年度增长 185.67%。此外,3D 模型产业链也在不断发展,思看科技的 3D 人体扫描仪可获取精准身体部位 3D 扫描数据用于定制打印公仔;汇纳科技通过 AI 算法深度赋能 3D 打印产业生态,实现打印路径、工艺优化等功能。
不过,消费级 3D 打印机要真正成为成熟的新科技赛道,仍面临一些挑战。虽然整体价格有所下降,但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入门级产品价格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操作方面,尽管已经简化很多,但对于完全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仍存在一定学习成本。打印材料的种类虽然增加了,但在材料性能、兼容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级 3D 打印机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其有望在未来成为重要的新科技赛道,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