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企业掀起IPO热潮 七家公司拟募资超182亿元

半导体企业掀起IPO热潮 七家公司拟募资超182亿元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了一波IPO热潮,7家各具特色的半导体企业正扎堆冲刺IPO。具体来看,6月26日至30日短短5天内,7家涵盖GPU芯片、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企业密集获得沪深交易所IPO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合计超过182亿元。

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当属两家GPU芯片设计企业——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6月30日,两家公司同日获得上交所科创板受理。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成为今年以来科创板拟募资金额最大的IPO项目。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从财务表现看,摩尔线程营收增长迅猛,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8.44%,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和-14.92亿元,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8.09亿元。

沐曦股份此次IPO拟募资39.04亿元,该公司专注于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的研发。

在存储芯片领域,大普微作为国内极少数具备“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的企业级SSD厂商,公司形成了主控芯片设计、固件算法、模组设计、验证测试四大类核心技术。该公司6月27日获深交所创业板受理,拟募资18.78亿元。财务数据显示,大普微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5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62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5.34亿元改善至2024年的-1.91亿元。

沁恒微则在连接技术和微处理器领域深耕多年,公司IPO申请于6月30日获科创板受理,拟募资9.32亿元。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接口芯片和互连型MCU芯片,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与连接、物联组网和互联、计算机及手机周边等领域。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务经营持续向好,营业收入分别为23825.64万元、30761.07万元和39679.53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10.41万元、7239.67万元和10399.18万元。

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初源新材作为感光干膜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创业板IPO申请已于6月28日获受理,拟募资12.20亿元。公司目前在内资感光干膜厂商中位居第一,全球厂商中排名前三,市场地位突出。

设备制造领域的两家企业各有特色。臻宝科技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制造,6月26日获科创板受理,拟募资13.98亿元。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产品为硅、石英、碳化硅和氧化铝陶瓷等设备零部件产品。

亚电科技则聚焦湿法清洗设备,6月27日获科创板受理,拟募资9.50亿元。该公司实现对8英寸、12英寸等市场主流晶圆尺寸,成熟制程湿法清洗核心工艺场景的全面覆盖,持续推进先进制程产品的技术验证及产业化应用。

此外,据证监会官网披露,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紫光展锐已在上海证监局完成了IPO辅导备案,拟在科创板上市。公司IPO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中信建投,辅导协议签署时间6月25日,或将加速进入正式上市申请阶段。

来源:经济参考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 头条精选

    境外生产芯片可能故意留“后门”!国安部公开曝光

    在如今高度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仅关乎着个人隐私、企业秘密,甚至影响着国家安全。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设计或恶意植入的技术后门,可能成为失泄密的导火索。

    看不见的“电子间谍”和“定时炸弹”

    技术后门通常指绕过正常的安全检查机制,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技术后门的设计初衷是方便开发者进行调试和修改漏洞,但如果未及时删除,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就会变成安全风险,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系统、获取敏感信息。

    ——恶意自带:设备里的“内鬼”。一些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或者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了“后门”,厂商可以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如自动开启摄像头、麦克风,或命令后台自动收集指定数据并回传。

    ——后期破解:黑暗中的“眼睛”。个别厂家为方便后期维修维护,出厂时设置了允许远程访问的“后门”。这本是售后服务功能,但如果管理不善或被第三方恶意破解,这个“后门”就会在黑暗角落窥视窃取敏感信息数据。

    ——暗中植入:供应链中“投毒”。个别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软件更新渠道、污染开源代码库或在供应链环节篡改代码等方式,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植入“后门”,同样可以达到非法操控设备、窃取秘密的目的。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智能设备、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更事关国家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持续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防范抵御隐藏在暗处的“技术后门”窃密。重点涉密岗位可通过采用自主可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避免境外软硬件后门风险。还可通过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如制定补丁策略、定期进行操作系统更新、定期检查设备日志、监控异常流量等方式,降低潜在技术后门安全风险。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公民和组织应当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做好针对网络间谍的安全防范和调查处置工作,如发现可疑行为,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2025年7月21日
    031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