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CEO施密特警示:全球AI格局或向中国倾斜

前谷歌CEO施密特警示:全球AI格局或向中国倾斜

32度域 综合报道/ 北京时间11月12日,据《商业内幕》报道,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发出警告,称未来多数国家可能因成本压力被迫采用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而非美国技术。这一预测引发了业界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度思考。

施密特在周二播出的《Moonshots》节目中分析称,当前美国顶尖AI模型多为闭源产品,而中国领先的模型则倾向于开源。

他解释道:“地缘政治的矛盾点在于,开源模型免费向公众开放,而闭源模型需要付费使用。”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资金有限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易被中国技术吸引。

“开源AI模型允许任何人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代码,这种民主化特性推动了技术快速迭代。”

施密特指出,“尽管闭源模型在安全性上更具优势,但对于绝大多数政府而言,免费且易获取的中国开源模型将成为实际选择,未必是因为它们更先进,而是因为它们更经济。”

今年以来,中国AI企业表现活跃,如深度求索(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等开源模型备受全球开发者关注,其影响力逐渐扩大,甚至引发美国对其技术竞争优势的担忧。

施密特在2001年至2015年执掌谷歌期间,曾主导公司上市及多项技术战略。如今作为风投机构Innovation Endeavours的创始合伙人,他仍活跃于科技前沿领域。据彭博社统计,其个人净资产接近500亿美元。

而且,施密特并非唯一推崇开源模式的行业领袖。

英伟达CEO黄仁勋、法国AI公司Mistral首席执行官阿瑟·门施等人也公开支持开源生态。

黄仁勋在今年2月的世界政府峰会上呼吁各国发展“主权AI”,强调国家必须掌握自身AI技术、数据与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随着开源与闭源路线之争持续升温,全球AI产业的地缘布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