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度域 综合报道/ 在近日的一场展示活动中,俄罗斯“新技术联盟”公司发布了其首款国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艾多尔”(Aidol),引发广泛关注。
然而,在登台演示时,机器人意外摔倒的画面被多家媒体记录并传播,迅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对此,开发团队回应称,这次意外是一次“实时训练”,并强调技术改进正源于实际测试中积累的经验。
据塔斯社报道,该机器人在演示过程中突然失衡倒地,现场观众一片哗然。公司首席执行官弗拉基米尔・维图欣解释,机器人此前已在多种环境下通过测试,此次意外可能与现场光线不足或系统电压故障有关。
“成功的错误转化为知识,失败的错误转化为经验。我们希望从这次经历中学习。”他这样表示。
“艾多尔”被设计为具备行走、操作物体和与人交流三大核心能力,并支持离线工作。
其语音处理完全在设备端完成,无需依赖云端,适用于制造业、物流、银行及机场等多种场景。
据介绍,机器人移动速度可达每小时6公里,持续工作六小时,并能抓取10公斤重的物品。此外,它还能通过面部19个伺服电机模拟至少12种基本情绪,配合七个麦克风实现情绪识别与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目前使用了77%的俄罗斯国产组件。
开发团队称,在批量生产后,本土化率有望提升至93%,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简化流程。
尽管首秀出现插曲,但团队对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强调其“生动的表情”与情绪表达能力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关键。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此次事件也凸显出技术实战化过程中的挑战。正如开发者所言,跌倒或许短暂,但由此积累的经验或将为未来的稳步前行铺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