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度域综合报道/ 11月20日,印度科技部长阿什维尼・瓦伊什瑙在新加坡举行的彭博新经济论坛上透露,印度计划在2032年前后,将本国芯片制造能力提升至与当前主要半导体生产国相当的水平,正式跻身全球半导体竞争的核心阵营。
瓦伊什瑙表示:“到2031-2032年,印度在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实力将追上许多国家目前的水平,届时全球竞争将真正站上同一起跑线。”
虽然说印度的半导体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政府正通过总额约100亿美元(约合711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基金积极吸引芯片设计、制造与封测企业落地。
目前,印度半导体生态已初步成形。
美光科技已在古吉拉特邦——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建立封装测试工厂,而塔塔集团也已成为国内十家计划投入硅材料生产的企业之一。
这些进展被视为印度构建本土半导体供应链的关键步骤。
而且瓦伊什瑙透露,印度国内三座芯片制造工厂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进入商业量产阶段。他表示,随着印度本土半导体计划的推进,加上其庞大的工程设计人才储备和日益完善的设计生态,产业正逐步进入“私人资本愿意主动投入”的新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正竞相扩大本土芯片产能,以确保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未来关键技术中掌握供应链自主权。
印度也希望复制其在智能手机制造领域的成功经验——即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开放,吸引苹果及其供应链伙伴在印度大规模生产iPhone——进一步推动芯片制造巨头落地印度,构建从材料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闭环。
尽管与领先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但印度正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与全球合作三轨并进,力图在全球半导体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