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生成的食客在虚拟餐厅里推杯换盏。
AI生成出来的菜品冒着热腾腾的热气。
门店络绎不绝,食客流连忘返……
大概也是每个做餐饮的老板都在梦寐以求的场景,但也只是梦里罢了。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据北京晚报报道,最近,不少网友反映,点外卖时发现平台商家照片看似精美,实则是AI生成的图片,目的是营造门店排队的热闹氛围。
在北京一条狭窄巷道的深处,记者按照外卖APP上显示的“豪华堂食店”地址寻去,只见数十个外卖小作坊挤在居民楼里,没有一家具备堂食条件。
这与平台上AI生成的宽敞明亮、座无虚席的“网红门店”形成荒诞对比。
从门头到菜品,从环境到食客,全部可以通过算法生成。
一家看似火爆的餐厅,可能现实中连一张餐桌都没有。
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可能从未在任何厨房里真正烹饪过。
可怕吗?敢想象吗?
怪不得有些博主让外卖小哥带去吃一顿干净的外卖店铺时,会纷纷拒绝了……
我们在手机上选择餐厅时,又有谁会想到,自己正在浏览的精美图片有相当一部分完全由AI生成?
醒目招牌、精良装修、坐满食客的温馨场景以及令人垂涎的菜品特写,整套视觉包装都可以通过算法低成本制造。
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甚至已经形成了专门的AI门面生成服务:“只需要提供店铺基本信息,花几百块钱就能获得一整套‘网红门店’视觉素材,包括不同时段、不同角度的店内环境图,以及根本不存在的美食特写。”
这种造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违法成本极低而收益可观。
一家真实环境堪忧的外卖小作坊,通过AI包装成“人气网红店”后,订单量可以增加数倍,而平台审核机制对此几乎毫无防备。
这里面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从AI图片生成到刷单制造虚假销量,从购买用户好评到专业运营团队代运营,一条龙服务让根本不具备资质的小作坊摇身变为“人气餐厅”。
那么,为什么技术实力雄厚的平台却也无法阻止这种造假?
这里面有些问题,是值得深榷的。
一呢,是现有审核机制主要针对传统造假方式,如盗用他人图片或明显PS痕迹,但对AI生成的内容缺乏识别能力。
某种程度上而言,AI生成的图片从一开始就是“原创”的,不存在盗用问题,且由于算法进步,生成的图片越来越难辨真假。
二呢,是我最大思疑的一个方面,即平台商业模式,决定了这个审核的力度。
外卖平台依靠商家数量增长驱动业绩,严格审核首先可能直接影响的,就是平台的GMV(商品交易总额)。
在这种利益结构下,平台自己,就已经先行缺乏彻底治理的内在动力。
三,则是庞大冗肿的平台方,其审核技术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AI生成技术的发展。
当平台还在研究如何识别上一代AI生成的图片时,更先进的技术已经诞生,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循环。
而且,即使处罚了,其用处也并无实质上的改善,一家被A平台处罚的违规商家,可以轻易转战B平台继续经营,缺乏行业统一的黑名单共享机制。
不了解真相的消费者,被AI制造的不实图片误导、欺骗后,知情权、选择权受到直接侵害。更严重的是,消费成本由此增加,甚至被误导会遭遇食品安全问题。
“我看着图片选择餐厅,以为选择的是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实际上却连张桌子都没有。”一位消费者无奈表示。这种基于虚假信息做出的消费决策,本质上是一种欺诈。
食品安全的隐患随之而来。那些隐藏在居民楼深处的小作坊,逃避了实体餐厅本该接受的公开监督和检查,其卫生条件令人担忧。
消费者不仅为虚假宣传买单,更可能为自己的健康埋单。
我们所有基于虚假信息做出的消费决策,本质上是一种被欺诈的行为,当选择的基础是虚构的,所谓的“自由选择”就失去了意义。
要解决AI造假门面问题,技术反制是第一道防线。
平台应当投入研发能够识别AI生成内容的技术工具,通过算法识别算法。可以借鉴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检测AI图像的数字指纹、分析图像的光影一致性等。
同时,建立商家图片的“真实性验证”机制,要求商家上传实拍原图并附加数字水印。
监管创新是第二个关键保障。
监管部门应当出台专门针对AI生成商业内容的管理规定,明确要求:
- 使用AI生成内容进行商业宣传必须明确标识
- 建立餐饮行业数字门面的真实性标准
- 加大对AI造假商家的处罚力度,实施“一次造假,终身禁入”
- 建立跨平台的商家信用共享机制
至于另一个理想方法,即希冀于外卖平台改变单纯依靠商家数量增长的逻辑,但我认为很大概率是空想,所以不说也罢。
AI生成技术的进步不会停止,外卖门面造假可能只是数字时代虚假信息的冰山一角。
随着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类似的造假行为将会蔓延到更多领域:
旅游行业可能出现AI生成的虚假景点图片,房地产行业可能用AI美化房源,招聘公司可能用AI虚构办公环境……
眼见不再为实的时候,我们靠什么做决策?
区别不在技术本身,而在运用技术的人的价值观与制度约束。
外卖平台的算法排名不应只驱动成交额增长,更应驱动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商家不应只利用技术制造幻觉,而应借助技术提升真实服务质量。
我们能够接受技术创造的便捷,但绝不能容忍便捷成为欺骗的帮凶。
否则某一天,不仅外卖门面是AI画的,连送餐的骑手、品尝的美食都可能是AI生成的虚拟产物——除了支付时扣除的真实钞票。
本文作者 | 东叔
审校 | 童任
配图/封面来源 | AI生成
编辑/出品 | 东针-知识频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