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韩国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投资1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韩元)以强化国内半导体产业,旨在巩固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当前中国竞争压力和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直接回应,更是韩国在技术进步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寻求供应链和技术主权的重要一步。

半导体,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基石,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系统,无所不在地支撑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

韩国凭借其在内存芯片生产领域的长期优势,一直是关键玩家之一。

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强劲挑战,以及美国未来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韩国已然开始意识到,必须要采取行动以保持其竞争力了。

美国、中国和欧盟成员国都在积极实施战略,以增强本国的芯片生产能力。这种竞争态势反映出半导体在推动先进技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领域的关键作用。

面对这一趋势,韩国政府决定加大投入,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等金融援助,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韩国财政部的计划,从2025年起,将提供总额达14万亿韩元的低息贷款,专门用于支持半导体产业。

这一庞大的金融计划不仅旨在应对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地位的快速崛起,也是韩国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即确保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稳固地位。

贷款方案将由国营银行进行管理,并涵盖对关键基础设施的重大投资。

其中,1.8万亿韩元(约合129亿美元)将专门用于新建一个芯片制造厂的输电线路安装,以确保该厂能够顺利运行。

这种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支持芯片制造商及相关企业的业务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除了金融援助和基础设施支持外,韩国还在发展一个被其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枢纽。

这个枢纽位于首尔以南的永安和平泽地区,旨在吸引芯片设备制造商和无晶圆厂公司(即设计芯片但外包生产的公司)入驻。

政府的财政支持旨在提高该枢纽的吸引力,并为半导体的创新和生产建立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从而进一步巩固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位。

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在全球环境和竞争压力的背景下,韩国政府的这一决策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这种竞争态势。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主要芯片制造商正面临中国相关企业、技术的激烈竞争。

在这一背景下,韩国政府的支持计划对于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企业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些企业可能受益于用于扩张的低息贷款,从而增强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三星投资先进设施,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也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中国芯片制造商同样面临挑战。如果韩国企业加强其地位,中国芯片制造商可能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这已经影响了中国芯片制造商的盈利,三星等公司就报告称,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传统芯片供应量不断增加,对其业绩造成了影响。

针对这些挑战,韩国政府表示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积极支持企业克服行业危机,实现新的飞跃”。

同时,韩国政府还预计,在新的美国政府就职后,全球贸易和工业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韩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美国《降低通胀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政策的修改情况,以确保美国的投资激励措施不会对韩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低息贷款计划外,韩国政府还公布了一个更大、更全面的支持计划。2024年5月,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政府将为该国半导体产业提供总额达26万亿韩元(约合190亿美元)的支持。

这一更广泛的倡议包括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研发筹资以及支持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中小型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援助。

政府还致力于创建一个强大而多样化的芯片产业,超越其在存储芯片方面的传统优势,成为系统半导体和铸造服务的主要参与者。

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建立一个价值1万亿韩元(约合7.15亿美元)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基金,以支持有前途的无晶圆厂企业以及材料、零部件和设备制造商的发展。这一基金旨在帮助这些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性实体,从而加强韩国在半导体价值链中的整体地位。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强调半导体产业重要性时表示:“各国的命运现在取决于谁能够第一次生产具有高度先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尖端半导体。韩国应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以确保我们在半导体发展方面不会落后于其他竞争国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 芯片及半导体

    荷兰半导体巨头牵手零跑,在华设6大研发中心

    32度域报道/ 7月2日,全球知名车规芯片供应商恩智浦在大连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活动。围绕“本土化创新”与“智能化技术落地”两大核心主题,恩智浦正式对外公布了其在华战略升级及汽车电子领域的最新布局,展示了其深耕中国市场、加速智能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恩智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的飞利浦半导体部门,2006年从飞利浦分拆独立,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自198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恩智浦便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同成长,见证了行业的每一次飞跃。如今,中国已成为恩智浦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占据了其三分之一的销售额。

    “以前,海外企业往往将中国视为方案发布的场地,方案和车型与欧美市场存在明显的时间差。”恩智浦半导体全球市场与销售副总裁、大中华区汽车电子总经理刘芳在开放日上表示,“但疫情之后,海外主机厂、方案商及生态环境开始更加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中国的快速变化、弹性、开放与包容、创新以及大胆尝试,已经让全世界震惊。”

    面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恩智浦如何快速应对客户需求?答案是“更深入地推进本土化”。今年1月1日,恩智浦对中国区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成立了中国事业部,进一步整合了本地销售、研发、运营、质量、技术支持等部门,旨在以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产品力服务中国客户。

    目前,恩智浦在中国拥有6000名员工、1600名工程师、6个研发中心,并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其全球最大的后端装配和测试工厂也设立在中国,充分体现了恩智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截至目前,恩智浦中国工程团队已完成200多种产品的定义、设计与开发,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为恩智浦贡献了约18%的营收。

    “中国市场不仅是一个有长足进展的市场,更代表了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补充道,“中国工业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汽车市场更是达到10%以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很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在大连的媒体开放日上,恩智浦还与多位合作伙伴正式宣布了合作项目。例如,与零跑汽车共同宣布,零跑汽车全新的LEAP 3.5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中采用恩智浦S32K388,以进一步升级其中央域控集成;与深蓝汽车续签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与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并设立联合创新实验室等。

    恩智浦官方披露,当前其已服务中国超过6000家的客户、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恩智浦如何保证一款产品适配多家企业,并快速应对中国客户的需求?

    在恩智浦的产品定义中,“可扩展性”和“成本低”是两大核心特性。去年发布的软件定义平台CoreRide便是典型案例。CoreRide是恩智浦为推动规模化创新而设计的平台软件,以恩智浦的硬件为基础,添加软件和中间件,提供经过完整系统级验证的软件解决方案。

    “因为每家企业的需求不同,就不会有一刀切一体适用的统一方案。”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高级模拟与汽车嵌入式系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表示,“我们需要一个可扩展的硬件平台来兼容不同的车型,并在硬件平台上叠加软件,以适用到不同的车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去定义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除了CoreRide平台,恩智浦还带来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核心芯片与平台技术方面,S32R47雷达处理器支持3倍天线处理能力,为L4级自动驾驶提供硬件基础;Ranger 5 UWB凭借可扩展硅设计适配车钥匙、无感进入等多场景应用;eIQ工具包针对边缘计算优化AI模型,搭配S32系列高能效NPU实现实时处理;TTTech Auto MotionWise作为安全关键中间件,实现软件架构可扩展性。

    这些技术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快速迭代、成本敏感、AI集成需求迫切”的特点,也展示了恩智浦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

    今年6月,恩智浦完成了对TTTech Auto的收购,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软件领域的能力。TTTech Auto是CoreRide平台的早期软件合作伙伴,提供中间件解决方案,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具有专长。

    “TTTech Auto对于我们的硬件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Jens Hinrichsen表示,“我们会把TTTech Auto作为恩智浦公司中的一个独立部门运营,其软件既可以和恩智浦的硬件集成,也可以和非恩智浦的硬件集成。同时,我们也会和更多的软件伙伴合作,围绕着TTTech Auto的软件来优化我们的硬件。”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恩智浦如何深化本地制造与研发合作?Jens Hinrichsen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本土化制造。在天津,我们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封测工厂,是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对于晶圆,我们会和晶圆代工厂合作,包括台积电南京厂和中芯国际等。”

    同时,恩智浦也在不断扩大本土研发中心的规模,提供应用的支持、质量方面的支持、客户的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我们在中国有庞大的工程和销售团队,中国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方式当中。”Jens Hinrichsen表示,“随着中国事业部的成立,我们将为中国的本土团队更多的赋能,让他们能够像中国的本地公司一样快速敏捷地进行创新。”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Jens Hinrichsen透露了恩智浦在晶圆制造方面的战略调整:“整合8英寸晶圆厂的决定是恩智浦混合制造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还包括在先进和传统制程节点上投资12英寸晶圆厂。这是半导体行业非常自然的演进和变化,因为我们要追求规模经济。”

    对于功能安全领域的新趋势,Jens Hinrichsen也表达了乐观态度:“功能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国,我看到一种非常聪明的功能安全定义方式,即根据用例的不同在系统层面或应用层面进行定义。这样可以节省硬件开发的时间,并快速实施最高级别的功能安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2025年7月8日
    04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