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韩国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投资1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韩元)以强化国内半导体产业,旨在巩固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当前中国竞争压力和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直接回应,更是韩国在技术进步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寻求供应链和技术主权的重要一步。

半导体,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基石,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系统,无所不在地支撑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

韩国凭借其在内存芯片生产领域的长期优势,一直是关键玩家之一。

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强劲挑战,以及美国未来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韩国已然开始意识到,必须要采取行动以保持其竞争力了。

美国、中国和欧盟成员国都在积极实施战略,以增强本国的芯片生产能力。这种竞争态势反映出半导体在推动先进技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领域的关键作用。

面对这一趋势,韩国政府决定加大投入,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等金融援助,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韩国财政部的计划,从2025年起,将提供总额达14万亿韩元的低息贷款,专门用于支持半导体产业。

这一庞大的金融计划不仅旨在应对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地位的快速崛起,也是韩国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即确保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稳固地位。

贷款方案将由国营银行进行管理,并涵盖对关键基础设施的重大投资。

其中,1.8万亿韩元(约合129亿美元)将专门用于新建一个芯片制造厂的输电线路安装,以确保该厂能够顺利运行。

这种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支持芯片制造商及相关企业的业务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除了金融援助和基础设施支持外,韩国还在发展一个被其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枢纽。

这个枢纽位于首尔以南的永安和平泽地区,旨在吸引芯片设备制造商和无晶圆厂公司(即设计芯片但外包生产的公司)入驻。

政府的财政支持旨在提高该枢纽的吸引力,并为半导体的创新和生产建立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从而进一步巩固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位。

全球行业不确定性持续,韩国斥资100亿美元力挺半导体产业

在全球环境和竞争压力的背景下,韩国政府的这一决策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这种竞争态势。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主要芯片制造商正面临中国相关企业、技术的激烈竞争。

在这一背景下,韩国政府的支持计划对于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企业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些企业可能受益于用于扩张的低息贷款,从而增强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三星投资先进设施,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也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中国芯片制造商同样面临挑战。如果韩国企业加强其地位,中国芯片制造商可能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这已经影响了中国芯片制造商的盈利,三星等公司就报告称,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传统芯片供应量不断增加,对其业绩造成了影响。

针对这些挑战,韩国政府表示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积极支持企业克服行业危机,实现新的飞跃”。

同时,韩国政府还预计,在新的美国政府就职后,全球贸易和工业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韩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美国《降低通胀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政策的修改情况,以确保美国的投资激励措施不会对韩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低息贷款计划外,韩国政府还公布了一个更大、更全面的支持计划。2024年5月,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政府将为该国半导体产业提供总额达26万亿韩元(约合190亿美元)的支持。

这一更广泛的倡议包括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研发筹资以及支持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中小型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援助。

政府还致力于创建一个强大而多样化的芯片产业,超越其在存储芯片方面的传统优势,成为系统半导体和铸造服务的主要参与者。

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建立一个价值1万亿韩元(约合7.15亿美元)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基金,以支持有前途的无晶圆厂企业以及材料、零部件和设备制造商的发展。这一基金旨在帮助这些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性实体,从而加强韩国在半导体价值链中的整体地位。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强调半导体产业重要性时表示:“各国的命运现在取决于谁能够第一次生产具有高度先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尖端半导体。韩国应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以确保我们在半导体发展方面不会落后于其他竞争国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0)

猜你喜欢

  • 头条精选

    境外生产芯片可能故意留“后门”!国安部公开曝光

    在如今高度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仅关乎着个人隐私、企业秘密,甚至影响着国家安全。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设计或恶意植入的技术后门,可能成为失泄密的导火索。

    看不见的“电子间谍”和“定时炸弹”

    技术后门通常指绕过正常的安全检查机制,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技术后门的设计初衷是方便开发者进行调试和修改漏洞,但如果未及时删除,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就会变成安全风险,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系统、获取敏感信息。

    ——恶意自带:设备里的“内鬼”。一些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或者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了“后门”,厂商可以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如自动开启摄像头、麦克风,或命令后台自动收集指定数据并回传。

    ——后期破解:黑暗中的“眼睛”。个别厂家为方便后期维修维护,出厂时设置了允许远程访问的“后门”。这本是售后服务功能,但如果管理不善或被第三方恶意破解,这个“后门”就会在黑暗角落窥视窃取敏感信息数据。

    ——暗中植入:供应链中“投毒”。个别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软件更新渠道、污染开源代码库或在供应链环节篡改代码等方式,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植入“后门”,同样可以达到非法操控设备、窃取秘密的目的。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智能设备、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更事关国家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务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持续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防范抵御隐藏在暗处的“技术后门”窃密。重点涉密岗位可通过采用自主可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避免境外软硬件后门风险。还可通过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如制定补丁策略、定期进行操作系统更新、定期检查设备日志、监控异常流量等方式,降低潜在技术后门安全风险。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公民和组织应当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做好针对网络间谍的安全防范和调查处置工作,如发现可疑行为,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2度域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business@sentgon.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lin@sentgon.com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
    2025年7月21日
    031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