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发表与欧盟的联合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已就一项贸易协定的框架达成一致。欧盟方面随后也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明确,欧盟采购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石油与核能产品,预计2028年承购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此外,欧盟承诺采购至少价值400亿美元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用于欧洲数据中心的建设。声明预计,在2028年前,欧洲企业将在美国战略性领域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此外,欧盟还计划大幅增加从美国采购军事和国防装备。(央视新闻)
猜你喜欢
-
行业快报
港股中国科技股升至近四年高点
受人工智能发展乐观情绪的推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科技股飙升至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据彭博社报道,恒生科技指数星期三(9月17日)一度上涨2.8%,创下自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
报道称,在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以及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力投入有望获得回报的预期下,这一指数有望实现连续第七周上涨。
最新提振乐观情绪的消息是星期二晚间中国央视的报道,称中国联通的三江源数据中心已签署合同,将部署包括阿里巴巴旗下晶片部门平头哥(T-Head)在内的中国公司的AI芯片。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总理李强访问了三江源所在地青海省,听取了关于此事的汇报。
就市盈率这一关键的投资者基准而言,中国科技股的交易价格仍远低于美国竞争对手。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恒生科技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20.5倍,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27倍的市盈率。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6小时前0140 -
行业快报
中芯国际正测试首款中国产先进AI晶片制造设备
(香港/上海综合讯)英国媒体称,中国晶片制造巨头中芯国际正测试中国首款国产先进晶片制造设备,以在人工智能(AI)处理器生产方面挑战西方竞争对手。《金融时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报道,中芯国际正测试一台采用浸没式技术的28纳米中国国产深紫外光刻机(DUV),并将利用“多重曝光技术”生产7纳米晶片,也可能以较低的良率生产5纳米晶片,但无法进一步推进到更先进制程。
这款深紫外光刻机由国资背景的上海起步公司宇量昇制造。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宇量昇设备的大部分组件已实现中国国产化,但部分零部件仍需进口,公司正努力推进所有部件国产化。
据知情人士补充,尽管中芯国际的早期试验结果较为乐观,但这款设备能否以及何时用于大规模晶片生产尚不确定。
报道称,新的深紫外光刻机通常需要至少一年时间进行多次调整,才能实现足够稳定性和良率,从而用于量产。
迄今为止,中芯国际等中国晶片制造商一直依赖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生产的设备,但由于美国出口管制,新机型的获取近年来受到限制。中国本土厂商制造的深紫外光刻机则相对落后。
报道指出,如果中国能够生产先进深紫外光刻机,标志着北京在突破美国晶片出口管制、降低西方技术依赖、提高先进AI处理器生产能力方面取得重大胜利。
不过,中国仍缺乏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EUV),如果要生产出能与美国晶片巨头英伟达竞争的尖端晶片,这将是更难突破的瓶颈。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6小时前0763 -
行业快报
伯朗特机器人原董事长尹荣造被免:公司持续亏损下提议给自己发200万元月薪
近日,伯朗特机器人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免通告,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博铮为董事长。新任董事长及总经理选出之后,原董事长尹荣造将被换下,但在这一份人事任免通告中并未提及对尹荣造的后续安排。在此之前,尹荣造一度在公司亏损的情况下在会议议案中给自己开出固定月工资200万元,引发市场关注。从业绩来看,2023年,伯朗特机器人的营收利润双降,营收降至3.27亿元,净利润亏损1.26亿元,毛利率为-20.6%。2024年情况未见好转,全年亏损4468万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3941万元。如果按照尹荣造提出的这份议案,200万元的月薪来计算,那么尹荣造一年可以领取的薪资为24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伯朗特机器人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应付职工薪酬为1827万元,2400万元的薪资远超公司应付职工的薪酬总额。
在这份公告发出之后,伯朗特又发布了一封临时股东会前夕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这封信是以伯朗特第十大股东嘉兴君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代表人李博铮的名义发出。李博铮直接表示,“尹荣造根本不是这家公司的缔造者,不是技术创始人,他是靠制度设计掏空伯朗特的人。他完全不懂工业机器人技术,也从未主持过任何关键研发。这不是经营,这是掠夺。”(澎湃新闻)
👍喜欢有价值的内容,就在 32度域 扎堆1天前0618